EN
EN

人才培养

在线教学典型案例之一——《毛泽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作者: 时间:2022-03-27 浏览: 来源:教务处


祁凯丽(马克思主义学院)

线上教学以网络为介质,真正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疫情期间复杂的教学环境提供了灵活的教学方式。但无论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下课堂教学,只是教学的时空场域发生了变化,“怎样激活课堂?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怎样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依然是每个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

这学期主要讲授《毛泽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课程,线上教学中我采取的是腾讯会议和QQ群课堂相结合的模式,我想谈谈最近两周来开展线上教学工作的一点感触。

通过实践可以感知线上教学虽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灵活性,但相较于课堂教学还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学生离开学校现场的班集体,会自然产生一种松弛的感觉。其次,学生和老师隔着屏幕,这种长时间的虚拟空间教学,会让学生产生乏味感。所以,怎样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课堂?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让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这始终是我进行线上教学的立足点。

创新点名方式,采取传统线上签到+腾讯会议随机视频点名,培养学生上课仪式感。

在“概论”课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线上教学中可能产生的松弛感,我在点名方式上进行了改变,采取QQ群签到+腾讯会议随机视频点名。每次上课前五分钟,我会在QQ群发起签到,同时在腾讯会议进行随机视频点名。通过随机视频点名的方式,老师和学生可以互相看到对方的真实状态,能有效打破隔着屏幕的距离感,增加线下课堂的真实感,会让学生从心理上打消对线上课的松弛感,培养线上上课的仪式感,师生都会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课堂。


图1 线上授课与学习打卡


整合教学内容,以“问题链”进行教学设计,转换教材体系为教学体系,激活线上课堂。

教师在线上教学中相较于课堂教学有不便的地方,但千万不能变成自己的“独舞”,教师要成为学生在线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如何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是我在“概论”课课教学实践中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学生中心,问题导向”理念推动下,根据00后大学生思想开放、认知多元和自我意识强的个性特征,结合“概论”课课规律性、理论性和思想性特征,本人以“问题链”设计教学内容,开展线上教学。“问题链”教学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听课积极性,提高学生专注度,锻炼学生思维能力。“问题链”教学设计中,“问题”是核心,“问题”设计要从教材重难点、教材基本观点、学生思想困惑点、虚无主义挑战点的“结合处”入手,坚持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以“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链”贯穿教学全过程,最后在师生讨论中,在老师对一个个问题的破解中,使学生真正领略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科学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下面我以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为例展示“问题链”教学设计。如下图,把教材叙述性的语言按照“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逻辑进行教学设计,然后再围绕每个问题进行“问题链”设计,环环相扣,通过不断地追问,解决学生内心的困惑,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图2 课程思维导图

以老师全程视频直播、师生视频互动的形式活跃课堂氛围,实现线上教学的师生“共舞”。

为增强线上教学的真实感,提升同学们听课的专注度,除了采用“问题链”进行教学设计外,在授课过程中采取了全程视频直播和视频互动的形式。从两周来的线上实践教学效果和课后同学们反馈来看,整个授课过程是成功的,很多同学表示找到了线下课堂教学的真实感。


图3 线上教学师生“共舞”

以项目化实践开展全方位线上教学。

线上教学的特点限制了日常课堂实践教学的开展。但“概论”课是思想理论课,理论一旦脱离实际就失去了自身的魅力和价值。怎样有效地开展线上实践教学来加深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理解和运用呢?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学生的有利条件,开展了了项目化线上实践教学。比如,在讲授“新民主主义理论”内容时,为加深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理解,向学生布置了“品读红色家书”项目化实践内容。方案如下图:


图4 项目化实践设计



通过开展线上项目化实践教学,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了学生学习体验感,又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以QQ群分享教学资料,布置作业,延伸线上教学。

腾讯会议具有容量大、支持多人视频、共享课件、操作简单等优势,能通过视频直播和视频互动增强线上真学的真实感。但腾讯会议是即时性的,没有群管理、文件分享功能,所以无法延伸课堂教学,而QQ群课堂弥补了腾讯会议这个缺陷。在“概论”课课线上教学实践中,在腾讯视频直播结束后,利用QQ群课堂分享教学资料、和同学们交流讨论、布置作业等功能,对线上教学进行了延伸。下图就是我利用QQ群课堂补充腾讯会议的不足,进行课下延伸的情况。


图5 课后作业


(撰稿:李楠 编辑:李莉 编审: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