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EN

人才培养

齐鲁师范学院第十七周综合实践教学在线典型案例之二——《文化人类学》课程线上教学

作者: 时间:2020-06-23 浏览: 来源:教务处


朱振华(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以揭示人类文化和发展演变的本质。该课程主要使用考古学、人种学、民俗学、语言学的方法、概念、资料,对全世界不同民族及其文化衍变和现实状态作出描述和分析。本学期的《文化人类学》课程主要面向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2018级历史学专业同学展开。

作为一门综合实践课程,《文化人类学》的课程目标之一,是转变学生思维模式僵化和缺乏动手能力的突出现象。在学理意义上,该课程以“眼光向下”的学术视野,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观察社会大众和民俗生活,强调以“走进田野”的态度将所学理论结合实践予以呈现,可以掌握开展田野调查的基本素养。结合春节前后疫情防控的现实要求和特点,本学期教师通过线上课程学习和教师指导、学生互评、田野报告撰写,基本达成了学生能够立足齐鲁地域文化实际,从理论出发,自主采用社会调查的方法,通过“口述历史”“民间故事与传说”“民间文献”“乡村治理”等风俗调查或访谈活动的授课目标。

本案例呈现的就是《文化人类学》课程,以“田野调查”为特点的综合实践教学基本流程。

首先,按照“能力范式”的课程标准,在确定课程目标之后,教师第一步先对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流派,以及田野调查逐步确立的学术史进行了理论梳理和讲解,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开展田野调查的主观能动性。随着授课内容的循序渐进,教师逐步从理论讲解转入田野调查教学案例示范阶段。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师在课程讲解中采用了大量实践案例来具体阐释田野调查的经验和过程。例如,讲解“民俗信仰”学习单元时,在课堂上分析了“章丘地区的禹王庙、龙王庙”案例,并在课堂上就此研究案例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展开讨论。在讲解“社会组织习俗”学习单元时,以“晚清、民国时期山东地区的民间宗教组织”作为案例拓展分析。同时,利用教师精心设计的在线资源库,学生可以近距离观察较为成熟的田野实践案例。如,与中国竞彩网,足球比分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的“三德范”“大寨”“文祖”“龙山博物馆”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且有调研便利条件的田野点。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智慧树、学习通、慕课等网络平台的作业模块,为学生设计了“文献综述”、“问卷调查”、“研究设计”等不同版块的在线作业,作业提交方式设置为html、WORD等附件形式的文档,同时对作业提交的最后期限、重复提交问题等参数进行了有效设置。此外,教师还利用微信小程序对学生作业在线打分或写评语,学生可在线提交并查询作业。在作业互评阶段,任课教师把优秀作业选放于作品展示区或在线直播时借助弹幕(同屏),让同学互相观摩和互相品评,达到“同伴互学”的效果。

结合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防控要求,作为本门课程的主要考核作业,在课程实施中间阶段,教师除了先后举办了3次读书会活动。更明确以“2020:疫情下的社区与乡村”为主题,要求学生自选具体题目,以所在村居、社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家人、亲友为调查对象,完成一篇不低于1500字的田野调查报告,并进行教师打分和线上互评。

总之,《文化人类学》课程通过教授和互动,要求学生具备开展社会调查、田野调查的基本素养,在此基础上培育、培养对历史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富有强烈兴趣的本科生。与此同时,探索以“项目驱动”的方式建立一支教师、学生相结合的田野调查、研究的新型团队,从而真正从生活文化的角度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文化自豪感,并进而对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民俗调查活动产生浓厚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最终实现人才培养在“能力范式”意义上的真正提高。



(编辑:李楠 李莉 编审: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