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文化遗产专业开展系列专题实践教学活动
为加强文化遗产专业学生理论素养,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拓展文化视野,5月17日,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2024级文化遗产专业赴山东博物馆、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及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开展专题实践教学。文化遗产教研室主任楚国帅、专任教师张春、马滟宁带队开展教学指导活动。
师生一行首先来到山东博物馆开展文物保护专题调研。山东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涵盖陶瓷、玉器、书画、杂项等十多个类别,共计7万余件藏品。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文化遗产专业学生依次参观了佛教造像艺术展、明朱檀墓珍藏展、山东历史文化陈列展、馆藏明清官窑瓷器展等多个主题展馆,通过观摩历史文物、研读图文史料、体验数字化展陈,系统地了解了山东地区的文明起源、发展脉络及文化遗产保护成就。
随后师生们来到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开展非遗传承保护专题调研。作为展示山东手造文化的重要窗口,来自沿黄九省及山东省16地市的手造产品琳琅满目,展现了齐鲁大地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近距离观察传统手工艺品、开展文创设计与产品分析、调研手造创新成果,同学们深入探究民间传统工艺的文化内涵、传承现状与创新发展路径,收获满满。
最后,师生们来到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开发利用专题调研。作为老济南风貌的核心区域,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汇聚了众多古建筑与非遗资源,展现了老济南传统文化风貌。带队教师带领同学们走访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的古迹遗址、传统街巷,观察建筑风貌与空间格局,系统梳理了其历史发展脉络及在济南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通过此次专题实践教学活动,同学们有机地将理论知识与现实实际相结合,较为全面、生动地了解了文化遗产的多元样态,有效地将历史遗存与活态传承相联系,进一步深化了文化遗产专业同学的认知体系,强化了专业认同,为后续课程学习和创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储备。未来,文化遗产专业也将持续深化OBE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强化科学研究,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贡献青年力量。
摄影:李奕瑾
供稿审核:张文哲
审稿、编辑:侯伟、张淑芬
终审: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