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院要闻
齐鲁师范学院主办的第三届“行远杯”全国地理实践技能越野赛决赛圆满收官
5月17日-18日,第三届“行远杯”全国地理实践技能越野赛决赛在济南成功举办。本次赛事由中国地理学会、南京师范大学、齐鲁师范学院主办,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基础教育分会、齐鲁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教育研究中心联合承办。来自全国的189名决赛选手齐聚济南千佛山,以地理实践技能为媒,展开智慧与体能的较量。
18日上午9点,大赛开幕式在千佛山举行,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鹿化煜,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袁林旺,山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曾宪文,齐鲁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林松柏,中国地理学会基础教育分会主任、教育部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汤国安,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黄昌春等出席。齐鲁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孙正主持开幕式。
鹿化煜代表中国地理学会向参赛单位、选手表示欢迎,向承办方表示感谢,介绍了中国地理学会以及开展的众多活动,强调“行远杯”的创新性及其对地理教育起到的积极意义,并预祝大赛圆满成功。
袁林旺简要介绍了南京师范大学的办学历史和办学特色,以及地理科学学院和地理科学专业的发展历程、学科优势、师资力量、教学成果,希望参赛选手充分发挥实践能力并取得优异成绩。
曾宪文代表山东省教育厅祝贺赛事成功举办,指出野外考察实践对人才培养、教育范式转换及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意义,强调赛事落户山东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保证办赛水准、强化成果运用、深化科教融合的殷切期望。
林松柏代表齐鲁师范学院表示欢迎与感谢,介绍了学校办学定位、发展理念、地理学科特色与取得的显著成绩。他向赛事支持方表示感谢,表示将全力以赴为本次赛事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并寄语参赛师生在比赛中勇创佳绩。
参赛选手代表发言,表达了公平参赛、互学互鉴的竞赛态度。汤国安向齐鲁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授旗。与会领导嘉宾共同上台鸣响发令器,第三届“行远杯”全国地理实践技能越野赛正式开幕。
随后,参赛选手们以分组形式进入真实的地理环境,依托地图开展定位定向与路线规划任务,对途中的地理要素与自然现象进行实地观测,依次完成地图判读、路线设计、植被调查与扫码答题等多项实践任务。赛事紧扣“知识应用+实践技能”双重维度,全面考查参赛选手们地图识读、地理景观判别与素描以及地质罗盘的操作能力。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们沉着冷静,充分展现了扎实的地理专业基础、良好的体能素质和拼搏进取的竞赛精神。裁判团队履职尽责,赛事组织高效严谨,体现了“公平、公正、专业、规范”的竞赛原则。
18日下午6点,大赛闭幕式在齐鲁师范学院中国竞彩网,足球比分:第一学术报告厅举行。齐鲁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郑秀文出席闭幕式,闭幕式由孙正主持。汤国安代表组委会作赛事总结报告,回顾赛事整体筹备情况、技术亮点与教学示范作用。齐鲁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党委书记秦拓公布赛事结果,评选出特等奖19人、一等奖38人、二等奖57人、三等奖75人,齐鲁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获得“最佳组织奖”。
汤国安、郑秀文为获得特等奖的选手颁奖;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苏锦、山东地理学会理事长王成新为获得一等奖的选手颁奖;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赵媛、济南地理学会理事长程菊为获得二等奖的选手颁奖;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汪涛、齐鲁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院长王敏为获得三等奖的选手颁奖。最后,组委会向下一届赛事承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授旗。
“行远杯”是目前全国地理学科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专业实践赛事之一,对于推动高校地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升高校在校生和中学地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本届比赛自2025年1月20日启动报名以来,受到了全国高校在读学生和中学地理教师与教研员的广泛关注,吸引了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110位参赛者报名,共有189位参赛者参加决赛,报名人数、提交作品人数及参加决赛人数均创历届新高。
齐鲁师范学院高度重视本次赛事的组织工作,始终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的理念,将赛事作为展示学校人才培养成果、推动地理教育交流的重要平台。学校党委注重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强化党建引领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党员教师和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工作,保障比赛安全、有序、顺利进行。今后,学校将以此次赛事为契机,依托专业优势,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为服务教育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摄影:陈伯平、校融媒体中心
供稿审核:秦拓、王敏
审稿、编辑:侯伟、张淑芬
终审:孙磊